在中国,除了联想,国产PC厂商处境艰难,上游芯片供应商英特尔的发展却是如中天。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背后,暗藏着怎样的PC上游产业链“潜规则”;英特尔又是如何做到全球行业一家独大钳制产业发展、套牢PC厂商让其依附于自身而又无可奈何。从中国七喜倒戈事件,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一探究竟。
七喜指英特尔“投毒”
近,七喜董事副总裁毛骏飙公开向媒体透露,“七喜将全面降低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到普通的供应商关系,并与AMD结盟”。
他称:“游戏规则都是英特尔制定的,全行业为英特尔打工”,并用“畸形”一词来形容英特尔中国区的盈利模式。
七喜受到了怎样的待遇为何如此愤怒,甚至和昔盟友芯片大佬公然翻脸。
7月初,英特尔“突然”改变了与七喜电脑既有的合作模式,将七喜由Local OEM合作伙伴,“降级”为Channel OEM客户。
这一改变更显著的影响是,七喜将失去与英特尔既有合作中的多项支持政策,享受的待遇相比之前“打了折扣”。
据悉,英特尔把PC厂商分为几等,更高的级别是MNC,即一线PC厂商,包括惠普、联想、戴尔等,这类客户在与英特尔的合作中,有着相对较强的议价能力。第二级是Local OEM,像本土的方正、同方、七喜等国产厂商都属于这个级别。该级别一般跟英特尔大中华区进行合作。第三级合作伙伴叫Channel OEM客户,包括新蓝、八达等区域性品牌均属这个级别,第四级则是零售渠道。毛骏飙透露,MNC一级的中国PC厂商与Local OEM从英特尔能拿到的芯片价格是相差较大的。
英特尔政策突变的一个直接诱因,在毛骏飙看来是源于七喜近期另一项再正常不过的业务合作——七喜近期即将上市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将首次采用部分AMD芯片,矛盾就由此产生。
英特尔和AMD是目前处理器市场唯一的一对竞争对手,在台式机市场上,AMD凭借性价比优势近年来大幅缩小了和英特尔之间的差距,因此对于占有绝对领先份额的笔记本电脑领域,英特尔一直对于AMD抱有高度的警惕。
但英特尔却不认同七喜提出的“使用竞争对手产品而被降级”的观点。“近期媒体报道提及的‘七喜与英特尔合作模式的调整是由于其采用了竞争对手产品’,这是不属实的。”7月9,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出上述表态。
PC行业分析师表示,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PC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产业链亦呈现出比较固化的局面。掌握了PC领域更核心研发技术的上游企业确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毕竟技术就是这个行业的核心”。而七喜虽然是个老品牌,但生存的空间较小,发展之路走得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