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寨泛滥的今天,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给移动互联网带了新气象,使得它尤为引人注目。然而,盛名之下的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是否能够实现创新的初衷,进而凭项目换来真金白银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前,创新工场首度公开成立近一年来的第一个项目——豌豆荚手机精灵。可是,作为创新工场的首个项目,坊间却传出了对其诸多的质疑之词,原因就是他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创新。
对创新工场的第一个项目,ChinaVenture网站部主编吴文雄说,“这类产品太多了,个人感觉不太有竞争力,而且也失了先机。”
新工场首个项目:豌豆荚手机管理软件
北京推立方创始人张路说:“豌豆荚手机精灵跟91助手相似,这虽然是很实用的方向,但类似的项目已经有很多其他公司在做了。”据了解,91助手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款手机管理软件,开发商是网龙公司。
有业内人士表示,“豌豆荚”分明就是91助手的山寨版,创新工场的第一枪放的显然有失精准,所做的这个项目有违“创新”二字。而且,这会成为其后其盈利的阻碍。
李开复曾在“2010浙商论坛”上表示,如果创新工场基金有2亿美元的话,会考虑做150个项目。其中,130个可能会死掉,但其他20个项目或许会带来成百倍的回报。有关注创新工场的业内人士直言,创新工场的首个项目既缺乏创新,又失去做此项目先机,因此,这个项目多半会成为那1/130。
另据记者调查,创新工场“豌豆荚手机精灵创业团队”是由平均年龄不到30岁,来自互联网领域、传统领域,甚至校园的年轻人构成。这个年轻的团队中的核心人物是王俊煜,这个80年后男生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物理,毕业后他转行加入Google用户体验团队,当过设计师和工程师。
有分析人士表示,80后的王俊煜今年充其量也不过30岁,在创新工场众多的工程师中肯定不乏这样的青年才俊。但是,年轻的他们在创业中热情有余,经验上就不见其丰富了,年轻有年轻的局限性,经验的匮乏或成为创新工场团队的硬伤。
面对媒体质疑创新工场是空壳,没资金,无团队,缺项目。李开复回应,基金足够用五年,已经有100名工程师加入团队;投资了9家公司,一些产品今年就会问世,业务项目主要是围绕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对此,业内人士有他们别样的看法,创新工场有无足够的资金,其实并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是否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去盈利;团队是否有过百的工程师亦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年轻的他们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项目中难题。有多少个项目在进行也不那么重要,更重的是,所进行项目能够实现盈利。
当然,在山寨横行的今天,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创新工场的创新之所在,希望他能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清新的空气,而不是在创新上存在短板,依旧地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