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团’了吗?”已成为当下更流行的一句问候语。但貌似红火的团购却也四面楚歌。据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市消协通报,8月份共受理团购消费咨询投诉21件。投诉内容包括:经营者拖延邮寄团购商品;商品或服务质量缩水;停业导致消费者无法接受已团购的服务;经营者拒绝按照团购说明提供商品或服务等。
用户满意度低
团购虽然价钱低,但是服务也相应缩水。“一次团购,竟然让我见到了‘史上’更小蛋糕。”团奴鲁女士提起自己几天前的一次团购遭遇,就心情郁闷。团购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很多消费者的习惯。买什么东西,去哪里,都先看看,有没有团购的优惠。“批发式”的便宜当然好,可是价格打折的同时,有的团购项目也让人“见识”了服务的折扣。让人不得不感慨:“团购有风险,消费须谨慎”。
但仅靠对于团购网站的现状,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指出,市场上团购网站如此之多,良莠不齐,给市场的不规范埋下了伏笔,市场将很快进入洗牌期。据其分析,团购网站之所以迅速崛起,是因为门槛较低,几个人,几台电脑,一两万块钱就可以建个团购网站。同时,大家又看到美国的团购网站Groupon大获成功,于是一窝蜂挤入这个市场。“但随着市场的规范,将很快进入洗牌期”。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巨头的进入,各类难以获得融资和持续造血功能的小型团购网站,将有90%以上倒下。但目前为止,巨头还没有出现,团购网站还是一片混乱。竞争激烈也是导致团购网站服务缩水的主要原因。
监管力度不到位
零售行业硝烟弥漫,团购市场也呈现一片厮杀之势。在团购上,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也给时下的团奴们带来价钱诱惑的同时也引发监管难的问题。专家指出很多商家并未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费,所以对此消费方式,风险还是相当大的。团购网的跟风潮带来的一大后果是恶性竞争。当几百家网站同时争抢一个客户时,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生意。经常团购的团奴现在有时候也迷茫了。
随着团购网站的高速发展、无序扩张,市场又缺乏相应的监管,诸多问题逐渐凸显:除了骗子“团长”卷款逃跑之外,团购网站经常打出低价的幌子吸引网友,去消费时商家却有“附加条件”。 这也让很多投机者钻了空子。消费者的盲目消费让这些团购网站有了滋生的空间,就连口碑一向甚好的糯米网也遭遇滑铁卢事件。
团购网站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消费者能得到实惠,网站赚得了利润,商家得到了人气和现金,那么这看上去如火如荼的团购热,什么时候才能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