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无疑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在苹果拓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前,Google于互联网发展方面的贡献可谓是摧城拔寨的先锋。但自从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以后,Google却越来越表现出准备不足却又耐不住寂寞还偏要邯郸学步的状态。 虽然目前Google在移动搜索市场拥有高达98.29%的占有率,同时其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又被普遍运用且迅速发展,但Google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偷巧与心神不宁、失去主张或许注定了其衰落与失势的未来。被普遍看好的Android,其实充满了无奈,在Google领导者的内心,即使Google内部不乏许多卓越而伟大的工程师。
我在前两篇愚文中曾经给Android系统做了简单的评价——既是救命稻草,又是致命毒药,无论对于移动运营商还是制造商。其实,即使是把Android看成是救命稻草的企业,也存在着更终发现是毒药的可能,而且这个可能包括Google本身。毫无疑问,Android具备许多明显的优点, 开放自由、多家联盟、多任务等等。但当我们仔细审视它进入市场以后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后,困惑也就随之产生,或许还与Google的CEO施密特一样,越来越拎不清楚。
苹果iPhone是颠覆性的产品,除了设计、体验与操作等方面,苹果习惯性的自然革命以外,更伟大的颠覆在于它改变了移动通讯领域过往的游戏规则,改变了传统的运营商与手机制造商的角色定位。iPhone在研发期就完成了颠倒手机制造商与运营商关系的战役,上市以后,从机器本身到其激活再到其通话与上网,哪里还有美国第一大通讯公司AT&T的影子?苹果仅仅以一个手机设计者身份,就把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运营商垄断与制定游戏规则的命给革了。 而Google似乎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苹果实施亦步亦趋的战略。我对Google充满敬意,立方网也一直与Google保持着密切的技术交流,但这些却无法消减我这两年对于Google的作为的困惑与不解,因为Android的发展看起来更像是一只无头的苍蝇。
首先,与苹果智能手机体系形似神离的Android,竟然充当了双重角色,同时成为了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共同的救命稻草,Verizon 和中国移动等各国运营商迅速用Android反转了概念上被苹果刚刚颠覆的角色,属于苹果自己的App Store在Android平台下面,首先变为运营商的商店,Android被运营商如获至宝地开发和运作出了智能手机垄断运营模式,于是强制性地在手机中内置关系户们或者本系统开发的普遍垃圾性的应用成为必然;而另一方面,死到临头的如Motorola般的诸多企业孤注一掷地推进其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也通通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应用商店,其中当然还包括Google的Market。于是形式上开放的Android,由于开放而诞生了五花却出于一门的各种应用商店。可悲的是,这些全部在抄袭苹果应用商店的各大品牌,这些庞大而实力雄厚的各路英豪,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将那个苹果App Store抄个明白。在Android平台上,非但现在没有人抄出一个像样的Store,就是在将来也不可能有,原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正确抄袭!Android妄图大小通吃、里外都是人的黄粱美梦,导致Android从面市开始就埋下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Symbian还更加混乱的未来。而这个混乱的趋势至少从目前来讲是趋于越来越乱。
苹果所规划并实现的iPhone系统生态是只有一个App Store,AT&T不能有,富士康更不可能有。而Android系统却“规划设计”成了可以有N个,理论上是无数个。包括Google自己的Store,运营商的Store,还有品牌手机厂商的Store、山寨机厂商的Store……而这样做的结局恐怕只有一个,就是Android将在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也是其未来只能生存的比iPhone低端的市场中,造成Android手机运营商、Android手机制造商之间的廉价混战。于是,Android手机与iPhone之间的竞争关系将变得几乎不存在。事实上Android仅仅是在智能手机市场构筑了一个原始的人海战术,其结果并不是去挑战孤独求败的iPhone,而是造成Android手机平台内部多家联盟之间的混战。 或许Android从诞生之起,就仅仅是作为Google对其移动搜索市场未来的防御策略,或许Android根本就没有挑战iPhone的打算,而只是在对于未来苹果入侵移动搜索领域时的一种防守。
移动互联网终结了互联网的冷兵器时代。移动互联网是苹果的老乔思考与部署了十几二十几年后奠定的,如同美国建国时设立的宪法,是基于美国社会的结构与生态的宪法,而其它国家如果只是将它的条文抄个八九不离十,并不意味着就真的能够做到自由民主与法制。没有搞清楚自己是为运营商而生,还是为手机厂商而生的Android,或许原本就是打算为iPhone之外的市场而生,于是Android俨然成为iPhone之外的智能手机系统的普渡众生的上帝,可惜上帝恐怕还没有学会上网,更没有学会用移动终端上网。今天的Android系统在根本性的迷失之外,还存在着设计上不够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问题,在发展的方式上也存在着走Symbian的老路,让智能回到非智能手机时代的问题。Android虽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同样存在着诸多价值,而我则认定Android具备非凡的价值。至于这个价值是什么,我们留给以后再说。
Google的CEO施密特更近两年的主要工作手段或许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偷巧。沦落为以模仿和收购为主要战略与战术的Google,还能被作为CEO的斯密特带领多久?我们或许到了想象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附该作者过往文章:Android终结山寨手机?
许多移动互联网人士期许山寨智能手机的爆发,能够带来中国大陆智能手机的普及,认为Android将给山寨机带来大发展,而我感受到的却是中国山寨手机“VCD时代”的终结。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强而有力”的VCD企业,它们的生产从磁带过渡到DVD,其间被西方舍弃的VCD碟片及其播放设备仍在中国广泛生产。或许全球也只有中国企业在生产那些电子垃圾,而其时知名的企业,到如今大部分已销声匿迹。中国人历史上就轻商,认为商人通常就是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来钻营致富,而中国商人至今也没有改变这种普遍现象。
在iPhone手机2007年发布以后,中国竟然还能掀起山寨手机热潮,便是又一次的典型案例,而其典型的现象是这类产品全都是在被西方先进国家确定为待停产的垃圾产品以后。原本趋于寿终正寝的中国山寨手机,在Android系统的诱惑下,似乎感受到了翻身的机会,但机会何曾惠顾过仓促上阵的过客?山寨是过去时,而智能手机是未来时,强大如中国移动,即使在Android 1.5 版本时就开始开发所谓OPhone,其结果又能如何呢?
HTC和Motorola把Android作为救命稻草, 原因当然是没有其它稻草可用。当然,如果人们错把Android当成了Google Maps,那么自然不会认为Android是稻草,相反却会认为是毫无疑问的灵丹妙药。Android 到底是稻草还是仙丹呢?我们不妨再来仔细了解Map的故事。
上个世纪我在美国更先使用的网上地图是Mapquest,同当时使用的Aol拨号连接以及Aol邮箱和主页一样,这些服务被后来的Yahoo迅速替换了,除了拨号连接上网是被宽带所代替以外。
其时的Yahoo Map已经让我觉得非常好用,每次去陌生的地方,都是用Yahoo Map 打印出路线图,除了在目的地附近的小街道会经常出些错误,基本上可以信赖,而且比初期美国车载的GPS还好用。
我对Yahoo Map的使用在2002年被MSN Map 彻底取代,因为MSN Map 除了提供地图以外还提供卫星图,而且是多个版本的卫星图。但是这些都被后来的Google Maps和Google Earth 取代了,而且毫无疑问地是后来居上式的取代。但取代的程度并不如现在的iPad对人们曾经以为是未来的平板电脑的取代,iPad使人们彻底忘记比尔·盖茨本世纪初所大力倡导的平板电脑,它不但是革了此前近十年找不到方向的平板电脑的命,其实还革掉了比尔·盖茨对于微软未来的希望 。Google Maps 源于MSN Map,但iPad并不是源于平板电脑,Jobs甚至根本不认可iPad与平板电脑是同一类产品,因为在盖茨2002年鼓吹平板电脑的时候,Jobs恐怕早已认定下一代的板式电脑将不再用鼠标更不是用书写笔来输入操作指令,而是用“手指”!
Google Maps 比起之前的其它Maps所创造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所开放的API,虽然今天大家对开放API已经趋于习以为常,但有多少人看清了Facebook的开放API 是来自于Google Maps的开放API的启示? 我并不认可Facebook的创造性价值。
上面谈这么多乱七八糟的Map及其关联的事件,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再次提醒大家,科技的进步是盘根错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过,其中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些公司不能出局。
如果非要说Google是在局中,那充其量只是一个搅局的角色,因为Android 本身就是一个仓促上阵的系统,它很可能更终入局,但至少在现在,在其2.2版本之前,我怎么都看不出它是移动终端局内的系统。Android 系统从1.5到2.2根本就是一个Bug修复的过程,再加上左顾右看地揣摩苹果总结微软,试想如果山寨在Android 1.5或者哪怕是2.0的时期开始大量生产,那么死得一定比OPhone惨得多。
苹果为它的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战略准备布局了至少20年,至于互联网,很多人恐怕还并不知晓,苹果官方网站的访问量至今都还常常在许多门户之上。iPhone是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开拓者,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中,如果有人指望有哪一个被苹果警醒的企业对其形成威胁,本身就无异于白里做梦。Google Nexus One 不是iPhone的对手,难道LePhone会是?看看他们所起的名字有多么山寨就知道不可能是了,更不必说那些山寨的山寨了。Android为何将成为山寨智能手机的恶梦,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但限于本文与立方网开发的应用和研发的战略存在着的竞业冲突,目前我恐怕只能写到此为止,伴随着立方网移动应用与游戏的不断推出与升级,我们不妨回头再聊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