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联通相关人士透露,其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平台UPhone终端将于11月推出;之前中移动亦早已尝试推出了其OMS系统;同时中电信亦不甘落后,也有消息透露在紧锣密鼓地研制自有的手机操作系统。
对于三运营商乱战操作系统,业内专家亦分析表示,限于自身资源禀赋、市场能力和开发实力,各自为战能否成功却让人堪忧。专家表示,手机操作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终端的规模,既有的终端厂商与既有的操作系统开发商两者或通过收购、扩大规模等途径实现两者有机融合,才会使承载手机操作系统的终端更具创造性与竞争力。相对既有的终端厂商与系统开发商,仅仅服务语音、接入与增值业务的运营商冒然进入可谓真是一穷二白。各终端厂商采用哪种操作系统都已成既定格局,运营商试图说服他们采用一种新的操作系统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地挑战。可缺少终端厂商没有规模的运营商自有操作系统,成功确实无从谈起。
戴尔进军手机市场采用中移动的OMS系统
同时,对于操作系统本身而言,不仅研发难度大,升级及完善难度更大,缺少资源秉赋和开发实力的运营商在应对上亦属疲于奔命。中移动开发OMS系统可谓分身乏术。OMS系统开发提上程当下,中移动便意识到仅依靠其研究院的力量难以完成后的系统升级及研发工作,不得已还是寻求了与播思通讯的合作。即便如此,承载其系统的OPhone手机亦因升级事件遭到了用户的集体起诉。另外,号称能够兼容Android软件的Ophone也是问题多多,不仅大量软件无法安装,即使能够安装的少部分应用也常常出现意外停止或强制退出的问题。
除用户真正关心的操作系统所承载的各种应用难以在Ophone手机上实现外,种类和品类没有或应用很少也是运营商开发的操作系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终端和服务成为趋势的潮流下,终端厂商嵌入互联网服务和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标配。可运营商在应用开发及应用合作伙伴的管理上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都非常欠缺。
即使运营商克服困难满足了各种条件,各运营商乱战手机操作系统的局面与之前工信部大力推行的“携号转网”政策也是难以统一的。自有手机操作系统将用户锁定在运营商深度定制业务上,如果用户转网必须重新更换手机和重新内置各项业务,必将加大用户的转网成本,加大用户转网难度,而这确阻碍了携号转网政策的推行。
面对这种运营商在操作系统领域的乱战,专家建议三运营商应避免各自为战,联合起来整合资源开发一套手机操作系统,凭借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来奠定操作系统领域的胜局乃为上策。否则,三运营商哪家胜算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