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何以自恃,在这时候加入到这场对手强大且竞争已趋于白热化的市场里来?移动对其经营领域多元化的拓展和探索从未停止,其产业链现在越拉越长,是否真的对移动竞争力的提高有实际意义,还待时间来考证。
【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立方)4月28消息,中国移动近期启动了手机浏览器研发项目,该项目将由中移动旗下的一家公司做研发和运营。在浏览器的技术模式上,他们倾向于采用WWW全页面浏览方式,前期将采取和一家手机浏览器厂商合作的方式来推进。
随着手机上网的流行,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3G手机用户数的强势增长,将有更多的人在地铁上、公车上、等候的同时直接用自己的手机上网浏览、办公、娱乐等,自然,手机浏览器的重要作用自然益凸显。拥有国内目前更庞大用户群数量的移动,或许,心动了。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浏览器有微软的移动版IE浏览器、谷歌的Chrome、诺基亚Symbian平台上的浏览器、苹果的Safari、UC、Opera、Skyfire等等。
毋庸置疑,这些手机浏览器提供商无一不具备超强的实力。
不禁要问,移动何以自恃,在这时候加入到这场对手强大且竞争已趋于白热化的市场里来?
专家指出:“手机浏览器将作为手机用户上网的一个重要入口,运营商如果推出自己的浏览器,优势会非常明显,而且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强,也将更大程度上将手上的用户转化为流量优势。”
也有人说,这是移动酝酿已久的一步棋:
2009年8月17 中国移动手机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简称MM)正式上线,从而切入炙手可热的软件应用市场。
2009年8月31 中国移动对外发布了OPhone平台及OPhone手机,这是全球首个由运营商主导研发的智能终端软件平台。
到现在欲推手机浏览器……
可以看到移动依托其强大的客户群平台,正在让触角慢慢延伸、渗透到每一个可以控制的领域,把话语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试图建立一个以其为中心的产业链,发力增值和数据业务,以此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更重要的是,留住和吸引更多的用户来自己的平台。
苹果有Iphone、APP store和Safari,Google有Android、Apps Marketplace和Chrome,中国移动有了Ophone、MM,再开发手机浏览器,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中移动多了一个“运营商”的身份。
网友对此事的反应褒贬不一:
“我已经有了习惯使用的浏览器,除非移动浏览器的资费更有吸引力,我才会考虑更换”、“或许它应该更加专注做好份内的事,比如优化网络质量”、“什么动感地带、飞信、移动定制手机、MM,到现在的浏览器,花样越来也多,目的呢,其实就一个:想尽办法拿走我们用户口袋里的钱”“很好啊,到时候可以试试”……
确实,移动对其经营领域多元化的拓展和探索从未停止,其产业链现在越拉越长,是否真的对移动竞争力的提高有实际意义,还待时间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