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阿里巴巴股东大会上,马云提到,他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就是卖了自己手中的股票,而且自从卖了股票,阿里巴巴的股价就再也没有涨上来。马云对此给了大家一个人性而合理的解释,但是对于股东就公司股价低的一些质疑,马云则以“理想主义”回避之。马云此举有愚弄股东包容自己之嫌。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江北)在2010年阿里巴巴股东大会上,马云提到,他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就是卖了自己手中的股票,而且自从卖了股票,阿里巴巴的股价就再也没有涨上来。马云对此很抱歉,并且也给了大家一个人性而合理的解释,但是对于股东就公司股价低的一些质疑,马云则以“理想主义”回避之。由此不难看出,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股东之间的矛盾已经有些尖锐。毕竟对于自己的“错误”能合理解释,而对于股东的质疑却没能给出一个现实合理的答案,有愚弄股东之嫌。
据了解,在阿里巴巴股东大会上,股东就公司目前发展的一些问题提问,有股东提出,希望淘宝网能融入阿里巴巴,一起上市,而不是利用目前阿里巴巴的钱来“支援”淘宝,从而股东受到利益损失。对此,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蔡崇信回答道:“如果现在让淘宝注入阿里巴巴B2B,则淘宝网就变成上市公司,但目前淘宝网并没有准备好,4亿网民中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网民进行网上购物,目前时机并不成熟。”
股东还针对阿里内部,高管工资偏高,股东股价低的问题提出了质疑:“CEO卫哲的工资在互联网公司是更高的,但阿里的股价却是更低的,拿高工资不干活?”对于卫哲的薪水问题,马云表示,业界对阿里巴巴的股价及卫哲薪水的非议,自己不做表态。但马云同时强调,“永远认为阿里巴巴的管理层是物超所值”。
在股东大会上,股东也毫不讳言:“马云主席总是在描绘阿里巴巴集团的宏伟目标,但是谁来关心阿里巴巴上市公司的愿景?”股东甚至直言不讳:“你为什么总是画饼,我们的股票却总是在跌。”
纵观这些问题,其实股东更关心的莫过于股价如何才能上涨,怎样能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但是马云只是从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给大家勾画了一个美好的未来,马云再次强调了阿里巴巴的愿景:为全世界1000万家小企业创造生存、成长、发展的平台;为全世界创造1亿的就业机会;为全世界10亿人解决消费问题。“这三个目标听起来非常宏伟,非常狂妄,但我们自己觉得如果没有理想主义,没有愿景,我们可能要失去将来的方向。”
自始至终,马云并没有回答股东所需要的答案。
马云自己已经把手中的阿里股票卖了出去,虽然对于阿里公司而言“出于无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是对于自己的“错误”决定,马云给出一些人性化的理由,但是对于股东的“无奈”,马云给出的只是一个“愿景”。
其实,马云的理想主义并没有错,关键是看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毕竟理想是需要现实支撑的,公司能否给股东带来真正的实惠,带来真正其所需要的,才是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如果只是以理想主义敷衍股东,不是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