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着中电信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资源整合的中卫国脉的并购重组历时半年多,不得不停下脚步。
6月13,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宣布中卫国脉重大资产和业务出售及发行股份和现金购买资产申请未通过审核。这也就意味着中卫国脉从基础电信业务向地产和酒店业务转型夭折,中电信曲线进军房地产扩大营利点失利。
中卫国脉上市重组被否 并入资产状况不佳成焦点
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卫国脉,在2008年电信行业第三次重组之际,被划转至中国电信旗下。2009年11月13,国资委获准中国卫星通信将所持“中卫国脉”50.02%的股份划给中国电信。作为中卫国脉的“新东家”,中国电信提出了自己的资产重组方案。欲将电信属下通茂酒店控股的7家酒店注入中卫国脉,将以中卫国脉作为中国电信待开发土地资源整合、房地产开发业务经营管理的平台,通过向中卫国脉注入土地、进行合作开发等方式,发展中卫国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促使中卫国脉酒店运营与房地产开发业务协同发展。而为了规避同业竞争,中国电信将剥离中卫国脉的基础电信业务。这也被业界视为中电信发力房地产业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尽管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不看好电信公司从事地产业务,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中电信借中卫国脉挺进房地的躁动,尤其是2010年1月,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从今年起全面开展非主业宾馆酒店的分离重组工作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电信将酒店资产剥离给中卫国脉显得更是合情合理,重组计划看似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料却遭证监会否认,多少出乎意料。对于遭否决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认为,被否的原因可能与被置入的酒店资产情况不佳有很大关系,证监会作出否认的决定也是出于避免上市公司成为企业甩包袱、当垃圾桶的现象发生。
据2009年12月15,中卫国脉发布的草案显示,注入的7家酒店中2009年1-9月份,合肥和平国际大酒店和慈溪钱塘国脉大酒店2家酒店为亏损状态,而委托管理的24家酒店中,有14家土地使用权证和用地规划许可证还不完善,2家酒店法人没有房产和土地。
中电信业绩增长缓慢 借地产挽颓势落空
据中国电信发布的2009全年业绩报告显示,扣除初装费因素,中国电信2009财年经营收入为2082.19亿元,除去利息、税项、摊销及折旧前利润(EBIDTA)为821.33亿元,比上年下滑4.4%,,净利润为132.71亿元,比上年下滑33.9%。
高盛分析师Eliya认为,在以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决定客户质量的电信业,中国电信的C网用户ARPU在全亚洲都算比较低的,不仅与中移动,即使和中国联通相比,也相距甚远。并且,中国电信在获得3G牌照后,要对CDMA网络进行3G改造,又需一笔巨大投资。加之并非令人满意的营业状况,尽快提升中电信的营利能力是当务之急,因此,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中国电信而言就尤为迫切。
因此有分析认为,中电信短期内依靠主业实现利润大幅回升并不现实,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选准短平快利润高的行业下手。因此看好房地产业也不足怪,如今证监会的一纸否决,让中电信借壳进军房地产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