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北京项目组因经费问题已经关门,所有人员遣散,位于北三环华杰大厦的办公室已经人去楼空。回顾这一IT史上政企合作的典型失败案件,政府与企业合作,在为其提供资金与销售渠道的同时,保持行业透明度与适当的监管才能保障合作良性发展。
绿坝兴衰史
2008年1月,原信息产业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2008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征集结果,郑州金惠的“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和北京大正的“花季护航上网管理软件”两款产品中标(后来这两款产品被组合,并更名为绿坝•花季护航),工信部采购了4170万元人民币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提供给网民免费下载、使用至2010年5月20。
2009年5月19,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该通知要求2009年7月1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更新版本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应预装在计算机硬盘或随机光盘内。
2009年6月30晚间,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称由于“一些企业提出工作量大、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推迟预装绿坝软件。
招标不透明 名不见经转拔头筹
倘若绿坝不是半路搁浅,而是顶着风口浪尖一路为中国互联网发展保驾护航,也许工信部的招标透明度与否,也就不会引起社会这么大反响。
去年招标结果刚刚公布之时,就有网友公开表明,如此大的网络绿化工程,应该体现公开、公正的竞标阶段却没有借助媒体来予以充分的公开和宣传,更后只选择了名不见经转的两家软件开发商合作,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