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称霸的宏碁野心路人皆知,一心超越惠普成为世界第一,这其中中国区则是宏碁认为更难啃的硬骨头。上周,宏碁接手国产品牌方正PC业务,被看作是宏碁借方正渠道扩展内地版图,深耕大陆市场,威胁联想争夺份额,从此达到世界第一的宏愿。但宏碁方正联手能否撼动联想中国老大的地位,实现双赢目前很难预料。
而刚刚出炉一份由IT专业人士投票的调查报告中,宏碁笔记本被评结果为更差。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之根本,失去了消费者信誉度和口碑,只能给自身发展蒙上阴影。自诩能超过惠普的宏碁,应该不想步惠普“质量门”“蟑螂们”的后尘。
产品质量重于渠道扩张 品牌发展应立足根本
近,在一份国外媒体对笔记本电脑是否可靠的两份调查中,宏碁笔记本的结果更糟糕。
更考可靠笔记本电脑品牌调查结果
更一致的是在两项投票中都显示IT专业人士认为宏碁的笔记本电脑是更糟的。票选清单上的七家厂商中,宏碁在更糟糕笔电项目中高居第一(24%),而在更好笔记本电脑项目中则是垫底(6%)。
06年的时候,宏碁也因质量问题而频频亮起红灯。在之前一年,当时的元老级人物赖泰岳作为中国内地“总指挥”,表明了宏碁的决心——进入世界PC三强。质量信誉陷入危机,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损害了经销商的利益,给当时本就脆弱的宏碁与渠道关系雪上加霜。
追根溯源,追求销量的背后,品牌诚信度的建设、销售扩张和市场份额上涨,都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如今急于登顶的宏碁,更应该安下心来,立足产品质量。
宏碁接手方正PC鸡肋 难撼联想国内老大位置
据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分析,与方正的合作将会使得宏碁杀入中国PC市场的前三,同时让宏碁步入到亚太PC市场第二的位置。但这些一定会给联想造成冲击吗?
据IDC的统计,在今年的第一季度的中国PC市场,联想的市场份额为23.8%,惠普市场份额为10.1%,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戴尔,市场份额为7.9%,方正、宏碁则分别为6.2%、3.2%。如此算来的话,所谓宏碁与方正市场份额之和为9.4%,超过戴尔,排名第三,但与联想仍有2倍多的差距,且前面还有一个全球PC市场老大惠普当道,更重要的是,从增长率上看,联想据称今年仍要维持中国PC市场20%的增长,而方正的增速此前已经低于中国PC市场的平均增速和宏碁的增速,二者相加,实际上会从整体增长率上拉低宏碁的增长速度。同样在亚太PC市场,IDC第二季度的统计显示,排名第一的联想的市场份额为20.3%,同比增长45%;宏碁市场份额仅为8.7%,同比增长也为45%,排名第四,而方正已经被排除在前五之外,即市场份额应该低于5%,如果按照Gartner统计二者相加市场份额为12.3%计算的话,与排名第一联想的差距也至少在1.65倍左右。同样是在增速上,显然方正的增速不及宏碁,这无疑仍会整体拖累宏碁在亚太PC市场的增速。
实际上既是不算上方正,单就联想与宏碁在亚太PC市场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虽然二者保持了同样45%的增速,但联想的市场份额从18.9%上升到了20.3%,一年间增长了1.4%,宏碁的市场份额从8.2%增加到了8.7%,一年间仅增长了0.5%,联想市场份额的增速是宏碁的2.8倍,这说明在同样是同比增长的情况下,联想领先的优势是在逐步扩大的。
虽然宏碁和方正合作可能会给宏碁在中国和亚太市场一些机会,但这些机会显然很难从联想手中拿到,同时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那就是正负相加带来的增长速度减缓。要知道,靠增速维持优势的宏碁一旦增速放缓,意味着什么,宏碁心知肚明。而已经在中国和亚太PC市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联想更大的挑战就是能否借助这些既存的优势和高速的增长,在这两个市场消耗宏碁的资源,从而为在全球PC市场重新夺回季军的宝座提供有力的支持。
行业分析师付亮分析称,此次方正宏碁合作双赢很可能是“痴人说梦”。一方面,方正、宏碁都是全领域产品提供,如果合作“成功”,双方差异化将明显减小,而这差异化正是双方合作基础。从这点看双方合作有点像建在“冰山”上,随着合作进程加快,合作基础也逐渐被融化;另一方面,双方合作基于松散协议,未能形成股权、管理层之间合作,对合作进程缺乏有效制约和控制。因此,方正和宏碁双赢很难实现。
其实,单就个人电脑业务而言,方正和宏碁产品并没有很明确差异化,且消费电子产品同质化现象也很普遍。然而在战略合作过程中,如何避免重合产品线所带来同质化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种种问题,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