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603-3310 广州热线:020-85201720   网站专线:020-85201717

专题中心 联系我们

广州网站建设 网站制作 网站设计公司 广州腾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WHAT'S NEW?

新闻动态

致力提供国内性价比高的建站资讯

当前位置: > 腾虎新闻 > 近期动态 >

第三方支付钻监管空子 千万备付金利息被侵吞

腾虎网络:2010-08-10  阅读数:  分享到:
很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默认了上千万利息被支付公司侵吞的情况。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CEO表示:“不向用户付利息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里半公开的潜规则,其他公司都是这么做的,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哪家公司因为不付利息给用户而遭到处罚。”评论人士表示,正是因为监管的措施的空白,支付宝、易宝和财付通等民营第三方支付机构一直游离在央行的管理之外,侵吞客户备用金利息而又很少被制裁,让他们的侵吞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近,记者获悉,第三方支付公司侵吞用户备付金的利息不支付,已成为整个行业半公开的“潜规则”。虽然在将于9月1起正式实施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将简称《办法》)中明确规定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 但是尚没有如何处理用户备付金利息的明确说法,这在一定程度也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得以“钻空子”,导致用户上千万巨额利息被侵吞。

第三方支付将备付金利息据为私有 在法律上已构成侵吞

“我的易宝支付的第三方支付账户里一直有几元或者十几元钱的余额,但是这些沉淀资金从来没有收到过利息,”用户李先生向记者反映易宝支付从没有向他说明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的利息情况,“而银行账户中的活期余额则会每半年一次收到按0.36%的年利率计算的利息。”

“第三方支付账户沉淀资金的利息理应付给用户,但这么多年来实际一直被第三方支付公司侵吞了。”一家中资银行的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据该电子银行业务负责人介绍,第三方支付用户的备付金被统一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公司开设的银行账户,银行通常对备付金按照活期存款处理。由于每位用户的详细账户情况只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掌握,所以银行只能将利息总额支付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上,而无法直接发放到每位用户的账户。

目前存在的更大问题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中间方却将用户备付金的利息截留下来而不支付给客户,这种占为己有的做法在法律上已明显构成侵吞。

易宝支付客服热线的工作人员就对记者很干脆地表示,账户余额从不付利息。当记者询问第三方支付用户利息的更终流向时,多家支付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对这一问题讳莫如深而不愿详谈。

据第在三方支付公司工作的相关人员透露,支付公司侵吞用户利息后挪用于各种途径,有的公司将这笔资金用于投资买基金甚至炒股,还有的公司干脆将这笔资金作为高管奖金私下瓜分了。

监管空白致使第三方支付成功“钻空子” 用户“讨息难”

央行在《办法》的第二十四条中明确规定,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 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

虽然央行在《办法》中强调了要保护客户的备付金,但是尚没有如何处理用户备付金利息的明确说法,有媒体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也让第三方支付公司得以“钻空子”。
“既然已经明确了备付金不属于支付公司所有,那么第三方支付公司就理所应当地该向用户支付备付金利息,我们应当追讨回来。”用户刘女士向IT商业新闻网表达了他们的抱怨。

但相关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具体的监管措施仍是空白,缺少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所以用户实际上很难追讨回以前的利息。

很多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默认了上千万利息被支付公司侵吞的情况。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CEO表示:“不向用户付利息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里半公开的潜规则,其他公司都是这么做的,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哪家公司因为不付利息给用户而遭到处罚。”评论人士表示,正是因为监管的措施的空白,支付宝、易宝和财付通等民营第三方支付机构一直游离在央行的管理之外,侵吞客户备用金利息而又很少被制裁,让他们的侵吞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虽然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开展得并不晚,但是相关的监管和管理办法的出台却远远地被甩在了后面。美国没有针对第三方支付制定的法律,但是他们将现行的金融监管法律有选择性地应用于第三方支付。在美国人看来,第三方支付业务可被视为“货币转移业务”,即传统货币服务的延伸。

坊间分析人士预计,用户备付金的利息被侵吞问题亟待监管部门予以监管,在即将实施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相关业务办法中应作出具体规定,才有望从根本上避免该问题。

官方微信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福元南路4号达维商务中心2305
销售热线:020-85201720  85201717  或 400-603-3310

版权所有:广州腾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7314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1101号